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部门动态
“学霸”康熙主题文物特展书写县域文博融合新答卷
来源: 海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发布时间:2025-09-10 字体:[ ]

9月10日,为期近四个月的“学霸”康熙主题文物特展在海安市博物馆圆满落下帷幕。这场由海安市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联合主办,汇聚故宫博物院、沈阳故宫博物院、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等7家国家级文博机构60余件顶级文物的文化盛宴,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历史对话,更以“国家级资源下沉+县级馆创新转化”的模式,为县域文博破局、文旅融合发展交出了一份兼具深度与温度的答卷。

小馆“托举”大展:厚积薄发彰显基层文博实力

此次特展的落地并非偶然,而是海安市博物馆三十余载深耕基层文博生态的必然结果。从1988年依托韩公馆萌芽,到2019年新馆与青墩遗址博物馆“双馆联动”,再到2021年苏北第一届参政会会址纪念馆开放,海安市博物馆逐步构建起“一馆多区、全域联动”的文化矩阵,先后荣获“国家4A级旅游景区”“国家二级博物馆”“南通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”等荣誉,为承接国家级展览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作为国家级文博机构首次深度合作的县级场馆,海安市博物馆全程展现了专业且成熟的运营能力:从文物入馆时的细致查验、展陈布置中的学术逻辑把控,到配套活动的创新设计,每一环都紧扣“小而精、活而新”的发展理念。展览期间,联合海安文旅推出的“「学霸」祈福季”“通关文牒”“开学季创作征集”等社教活动,不仅将康熙的求知精神与海安“知行合一”的本土教育理念相融合,更巧妙串联起古代皇家典籍与青墩遗址的千年稻穗,让“殿堂文化”与“地方文明”产生深度共鸣。

国宝“下沉”县域:协作模式打破层级壁垒

国家级资源的深度赋能,是这场县级特展实现“品质跃升”的关键。展览以“读书破万卷”“齐家治国平天下”“出行万里路”三大篇章为脉络,将众多珍贵展品带到县域观众身边。从《御制康熙耕织图》的“农业百科全书”,到南怀仁监制的天文仪器模型所展现的中西交流,再到康熙御笔《操舟说》手卷的治世思考,60余件文物全景式呈现了康熙“中西兼修”的人生轨迹。据统计,展期内累计接待观众超10万人次,青少年占比达65%以上,也吸引众多外地文博爱好者专程前来“打卡”,让市民、游客朋友真正享受到“家门口”看大展。

文旅“融合”赋能:文化展览焕活发展动能

文化的生命力,在于从“静态展示”走向“动态赋能”。对于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县域而言,一场有分量的文化展览,不仅是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,更是撬动文旅融合、激活产业动能的核心支点。“学霸”康熙主题特展的引办,不仅是海安借文博热契机以优质资源激活县级博物馆、构建文旅融合新业态的尝试,更是探索“文旅融合”县域破局的实践升级。

数据印证融合发展的强劲动能:展期内,海安文博类景区客流量同比大幅增长,由海安文旅设计制作的24种海安元素文创产品(如青墩石斧书签、七战七捷金属冰箱贴、文创冰激凌等)销售额超15万元,周边关联产业亦同步升温。这种“国家级IP引流+县域特色留客”的模式,为海安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随着最后一件文物完成清点交接、安全撤离展馆,“学霸”康熙主题文物特展的大幕正式落下,这场持续近四月的文化盛宴虽已收官,但它为县域文博事业留下的探索启示与发展动能仍在延续,海安市博物馆将继续深耕本土文化,推动足球滚球技巧优质资源落地县域,让历史文脉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机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